A 服装
服装,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可以说,自有人类,就有服装。为己的实用性和为人的审美性的双重功能,使服装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服装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展现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当原始人类告别了“衣毛帽皮”之后,服装便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充当了区分等级差别的角色之一。帝王后妃、达官贵人、以至黎民百姓,衣冠服饰均有严格区别,以此来分尊卑、别贵贱、严内外、辨亲疏。而在民间,不同民族服装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其饰物也是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显示了我国服饰文化丰厚精湛的一面。
在这不断的变化中,服装形成了其特有的基本规律,在式样上,上衣下裳和衣裳连属制是两种基本的形制。这两种形制交相使用,相容并蓄。在装饰纹样上,采用最美的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图案的表现方式,大致经历了原始的抽象、唐宋的规范、明清的写实几个阶段。
在服装的色彩上,青、红、黑、白、黄五色被视为“正色”,有些朝代规定只有帝王官员可用,黎民百姓则只能穿着由这些颜色调配出来的“间色”。隋唐以后,黄色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在用料上,由原始的兽皮、羽毛、树叶等,发展到麻、葛、毛、丝、棉等织物。在我国古代,服装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感情、愿望的反映和体现。
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我国,汉代以赵飞燕的苗条、清瘦为美,唐代以杨玉环的圆润、丰满为美,“燕瘦环肥”说的就是两个朝代女性服装的差异,因此汉代女服上长下短,给人们以修长轻盈之美;唐代女服则宽衣大袖,袒胸露臂,给人们以丰满华丽之美。真可谓“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风度各异,各显其美。到了宋代,一改唐代的宽博、暴露为窄、瘦、长、奇,形成一种严谨、含蓄的风格。清代女服则反映了满族服饰的特点:头梳大拉翅,身穿旗袍,脚着花盆底鞋。不同朝代服装的变化,突出了一种装饰美,而掩饰了曲线美。
直到近代,由于受到西欧女装的影响,女服才开始收紧腰身,显露女性的身姿,以展现其婀娜窈窕的曲线美。
B 旗袍
在我国众多的服装之中,说一下旗袍。
旗袍,原为满洲旗人妇女服装。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采用。经过不断改进,旗袍一般式样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并有长短袖之分,旗袍上装饰最精巧的要算花边。清初镶边较狭,颜色较素。至清末衣缘越来越阔,花边也越滚越多,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还有在衣襟及下摆处用不同的珠宝,盘制成各种花样。或挖空花边,镶上各种图案。这类衣服,由于服饰太盛,穿在外边几乎看不清原来的质地。清代妇女穿旗袍时,还要穿花盆底鞋,高四五寸,形状上宽下圆,形似花盆,故俗称“花盆底”。又因其底的中间凿成马蹄式,踏地时印痕像马蹄,所以又叫“马蹄底”。
现代旗袍在满族旗装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并成为中国女性传统的服装。它选料精良,剪裁得体,讲究沿边、盘扣精美。穿上它,能较好地体现东方女性窈窕的身段和典雅端庄的风度。因此不少外国服装设计师说它集中表现了中国服装设计的传统审美意识,称它为中国服装设计的智慧和结晶。旗袍作为宴会及其他庄重场合的礼服,尤显风姿绰约,因而,旗袍的美又富有另一含义:既有对出席场合和主人表示尊重之意,又包含了对民族服装的喜爱之心,同时还显示了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个性特点。
今年,因电影《花样年华》和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上映和播出,旗袍再次成为当代中国众多女性青睐的服装,形成了一股“旗袍热”。
C 和服
由中国的旗袍,人们会十分自然地联想到日本的女性传统服装和服。和服的历史距今已有1000多年。公元六世纪,逢中国盛唐之世,唐朝女装衣领开阔、轻纱蔽体的风格,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于是,日本人模仿唐朝女装,精心设计出了和服,并在日本盛行。由于和服的穿着既适应日本气候湿润的特点,又能在日本人的体形上扬长避短,所以和服也就逐渐成为日本的传统服装。久而久之,和服制作形成了一系列规则:比如衣领的尺寸、颜色的选择,以及衣枕(身后的小包袱)的位置,都要根据年龄加以变化。和服上常见的小圆圈则是家纹的标志,不同阶层、不同家庭的家纹也有区别,有叶状、花朵状,以显示社会地位的差异。这些家纹图案固定不变、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