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时装从贵妇专属的玩物,变成 文化的重要势力,少不了摇滚乐的煽风点火。而摇滚乐在这个星球上生存发展的半个世纪,也是女性社会地位和形象发生巨变的时代。如果摇滚乐没有高喊着“姐姐妹妹站起来”,Yves Saint Laurent、Marc Jacobs、Tom Ford、Jean Paul Gaultier、Alexander McQueen、Vivienne Westwood、Anna Sui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也将失去鱼跃的舞台。摇滚和时装间,有一种妙不可言的双生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酷的诞生
不要以为摇滚乐的形象就是大爆粗口邋遢不堪的。可以大胆想象,假使Coco Chanel晚生30年,很有可能成为一代摇滚女英雄。 摇滚精神的实质是反叛。Chanel具备了当一个摇滚明星的所有潜质:反对男权、明星气质,以及敢做敢言的大姐大风范。尽管用今天的眼光来看,Chanel早年石破天惊的时装只是一种常态,甚至有保守的嫌疑,但在当时却是了不得的事。在彼时的高级界,设计师们习惯于把女人当作一件可望不可及的“大礼包”来包扎,无论是让所有女人都叫苦不迭的紧身胸衣,还是庞大的裙撑,都不得不让穿着这种服装的女性,无法自由行动。Coco Chanel作为最具反叛精神的一代时装设计师早有盖棺定论,她把女人从繁复的服装中解救了出来,并且高姿态地对姐妹们说,时装就应该走向街头。这样的宣言一点也不输给摇滚女星Janis Joplin的名言“我绝不退出舞台,成为某人的黄脸婆。”上纲上线地说,Chanel不仅仅只是创造了一种时装的新形式,更是通过时装迈出了妇女解放的坚实一步。Chanel的衣服是否真正地穿在一个摇滚女英雄的身上成为“战袍”,并不重要,关键是那一身“反骨”。
当然,摇滚乐并非是一夜之间从石头逢里蹦出来的,很难讲Chanel对摇滚乐没有一点贡献,至少在“姐姐妹妹站起来”这句话上,Chanel和摇滚乐是唱同一首歌的。
时装史上,往往认为Yves Saint Laurent在50年代末期为Dior公司所设计的“垮掉”(Beat)系列是时装界里摇滚风格的开端。那个时候,美国的“垮掉一代”(Beat Generation)作家,诸如爱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杰克・凯鲁雅克(Jack Kerouac)正红遍全球,而“猫王”(Elvis Presley)也露出性感的胸膛,扭着屁股,让全世界的女人为之疯狂。这些文学、音乐和时装界的巨大变革, 吓坏了“旧世界”的“看门人”:“猫王”的表演被电视台认为是淫秽的,摄像机只能对着他腰部以上的部位拍摄;而Yves Saint Laurent的这些服装也被Dior公司的高层认为有违Dior公司一向高雅的定位,招来了那些上了年纪的贵妇纷纷投诉。Yves Saint Laurent当然观察到了这股文化潮流,他承认Chanel和波伏娃的名著《第二性》对他影响重大。而与摇滚合谋的“酷时装”,从Yves Saint Laurent开始,才刚刚起步。
反时装的宣言
摇滚乐开疆辟土的过程中,争议总是如影随形。摇滚乐的诞生同纵乐狂欢的生活态度,以及黑人音乐密切相关,因此不仅被认为是贱民的音乐,甚至是共产主义派来带坏资产阶级后代的工具。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的摇滚乐,迅速获得了年轻人的支持。摇滚乐手们也常常以取笑上层阶级为乐,这能让他们看起来更酷。走红后的The Beatles乐队曾在伦敦皇家埃尔伯特剧院为皇亲贵胄们表演,John Lennon不无嘲讽地在舞台上说:“那些坐廉价位子的观众请拍手,其余的把你们的珠宝弄出响声吧。”
和今天的年轻人一样,人人希望穿得和偶像一样酷。在摇滚乐手的煽动下,整个60年代可以说是反时尚的,以往那个穷奢极侈的时尚界成了青年们攻击的对象。嬉皮士们宣称“放弃主流,创造属于自己的时尚风格。”而以前向来喜欢教育读者怎么穿衣的时装杂志也纷纷用“自由”、“选择”等词汇装点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