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日升在线服装技术网(http://www.51nacs.com)
2005年的一个雨天,东华大学胡祖明教授、陈蕾副研究员、圣欧(苏州)安全防护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炫柱和总经理钟洲,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进了苏州吴江松陵镇的一片荒地中。因为多雨,眼前的荒地到处泥泞。天空虽然阴沉,但他们的内心却充满希望的阳光,因为在这里一个新兴的高技术项目即将展开。事实证明,它让圣欧公司在短短的4年多时间里,从“零”发展为年销售超3亿元的国际性企业,这个项目就是“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芳纶1313)与耐高温绝缘纸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缘 起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美国、日本等国的联手垄断,我国的芳纶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价格上都完全受制于人,严重制约了芳纶材料的应用拓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芳纶开展了大量研制工作,但由于技术上、原料上的困难,直到20世纪末,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芳纶1313产业化项目多次位列我国政府五年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项目之中。
本世纪初,随着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对高科技纤维材料的需求急速增加。作为重要战略物资和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芳纶及其制品的市场销量随之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芳纶1313下游产品芳纶纸销量680吨,到2003年达到850吨,到2007年迅速增加到2000吨,平均年增幅达到30%。
到2005年时,芳纶生产的关键性技术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已长达40余年。据有关部门的保守测算,杜邦公司仅芳纶纤维及其制品每年获得的利润就超过了我国化纤工业一年的总利润额。
为了打破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以胡祖明为带头人的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科研组毅然将目光锁定在芳纶项目上。科研组的成员东华大学博士陈蕾和圣欧公司经理车明国亲历了这一项目从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全过程。
“当时从研发到产业化困难重重。”胡祖明回忆说,因为芳纶1313生产工艺极其复杂、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刚开始很难找到公司进行技术投资。经过一系列洽谈,圣欧(中国)有限公司慧眼识金,于2005年与东华大学合作,创建了专业从事芳纶1313高性能纤维及其下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圣欧(苏州)安全防护材料有限公司。随后的3年内,依托东华大学强大的自主研发团队,圣欧公司逐步完成了芳纶纤维、芳纶绝缘纸的研发与产业化生产,成就了中国芳纶行业的一个奇迹。研发团队自主设计、自行加工核心设备,使芳纶1313吨纤维的投资成本低于竞争对手。车明国说,到2009年,圣欧公司芳纶1313纤维产能已达到2000吨/年,成为国内第二大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生产企业,也成为国内惟一的芳纶1313纤维绝缘纸生产供应商。
突 破
那么,东华大学的这一芳纶项目究竟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突破?胡祖明和陈蕾在带领记者参观工厂车间的过程中,作了详细解释。
“我们这个项目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生产工艺不同于国外(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原有的工艺路线。”胡祖明说,该项目解决了芳纶1313绝缘纸产业化中的原料分散难题,优化了热压工艺,设计了专用生产装置。而且,该项目全面改进了芳纶1313沉析纤维制作工艺,提高了沉析纤维的质量和产能,并设计了与新工艺配套的新设备。
“同时,我们自主开发了非圆形截面芳纶1313绝缘纸专用短切纤维的纺丝工艺,采用高效纤维水洗技术有效降低了成品纤维的金属离子含量,提高其电绝缘性能;采用高效剪切工艺和特殊聚合装置,解决了反应不均匀的难题,使单线聚合能力大大提高。溶剂回收率达到98%以上。”
该项目的成功产业化,使我国成为继美、日、俄之后又一个能生产芳纶这种高性能纤维的国家。胡祖明认为,该项目不但推动了化纤行业的科技进步,同时带动了国内上游(原料)和下游(应用)产业发展,为我国高性能纤维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实现自主创新提供了成功范例。
首届展会的成功已深入人心,西部首次举办服装与缝制设备对接展,就取得了...
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职业教育...
由北京、天津、吉林、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服装行业协会共同打造的2010...
2010年服装院校艺术类招生工作已经开始,了解今年的招生信息,为今年的考...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