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日升在线服装技术网(http://www.51nacs.com)
2009年,在服装专业权威杂志《服装设计师》“年度中国高等院校时装设计专业排名”中,武汉科技学院位列榜首,至此,该学院已是10年蝉联这一排名榜首。荣誉的背后,是学院20年来的辛苦努力与精心打造。
将舞台服饰及高级时装面料运用到设计中,同时融入东方艺术与文化精髓,集时尚、艺术、文化、市场于一体。
将舞台服饰及高级时装面料运用到设计中,同时融入东方艺术与文化精髓,集时尚、艺术、文化、市场于一体。
6月13日午后,炙热的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在武汉科技学院校园。
学院服装设计裁剪实验室里,却是清凉一片。这天是星期六,依然有几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静静地忙碌着。偶有交谈,也是轻言细语。
副院长孙菊香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她的三个研究生正做着设计。从2004年至今,孙菊香一直为湖北电视台春晚节目主持人设计制作服装,并连续两届为青歌赛选手设计制作服装。在今年的青歌赛上,她为“比兹卡”组合设计的服装,一出场就艳惊四座。
眼下,大家都在为下月举办的一个国际性服装设计大赛构思、揣摩作品细节。在张文辉工作室里,他正在和学生设计配饰的挂法。这时,钟蔚老师从隔壁走过来,不经意地把配饰立起来,没想到效果让人一致叫好。钟老师笑着说:“获奖了可要请我吃饭哦!”
走进设在学院的湖北省服饰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里面摆放着众多时尚、颇具民族风味的服饰,这些都出自学院老师和学生之手。孙菊香说,这类设计重在创意和细节,从面料的选用到饰物的配置,包括色彩、纹理的搭配,都有严格要求。有时为了一颗钻饰,还要去广州、香港淘。
傍晚时分,研二学生张春蛾和同学史秋琼、王超玲在走廊上晾晒金色花边。张春蛾说,她们要在4周课48个课时内做出3件衣服。除了设计,掌握服装企业工艺流程和服装结构所应有的基本技能,已是学生的必修课。
新闻解读
冷与热的思考
在5月4日至15日举行的武汉科技学院时装周上,500余名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的1400多套毕业作品,曾以青春、动感、优雅的时尚热力让整个校园沸腾。
专家称,这些年轻的设计师们不仅把握住了当今设计规律的变化脉络,使艺术创造与服装功能完美结合,而且更满足服装的市场需求,很多国内外著名企业当场向他们抛出橄榄枝。
此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的今天,引起了人们关注和思考。
其实,在2008年,武汉科技学院时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达95%。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一高就业率是20年打造的结果。最初,学院只注重学生审美和设计能力培养,结果毕业时他们只会画效果图,无法胜任企业实际工作。尴尬的局面使得他们不得不改变,将专业定位于切合市场需求。经过几次大的碰撞,“大服装”理念应运而生,它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审美和设计能力,还要掌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具有从构思、打版到工艺制作等独立工作的能力。
如今,实践已成为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在近550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建有服装工艺室与教师、研究生工作室等。学院还与多家企业签署实习基地协议。仅孙菊香工作室,与服装企业及文艺团体横向科研经费就达500余万元,为企业创利过亿元。在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学院师生的作品揽得78项个人奖。在2008中华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上,林森、李辉获童装设计大赛总决赛金奖。
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并接受社会的检验。武汉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至少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一份具有参考意义的样本。
专家点评
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肖文陵
武汉科技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特色鲜明,以科研促教学,教学与科研并举。在全国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服装设计“新人奖”比赛中连续十年排名第一。他们通过湖北省服饰艺术与文化研究特色工作室的建设,既培养了师资队伍,又促进了教学实践;使老师和学生在一个好的环境与科研平台上得到了实战锻炼,充分体现了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性。
首届展会的成功已深入人心,西部首次举办服装与缝制设备对接展,就取得了...
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职业教育...
由北京、天津、吉林、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服装行业协会共同打造的2010...
2010年服装院校艺术类招生工作已经开始,了解今年的招生信息,为今年的考...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