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9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的报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临近截稿期,越来越多的作品承载着选手们的希望,飞往“大赛”的主办单位邮箱。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大赛”有几大亮点值得关注。
2009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参赛范围更广,其花样设计分赛会有国内50多家院校参与,还吸引了日、韩、美、英,以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生参加。还将在国内首次推出以花样设计为内容主题的权威年度出版物——《中国纺织花样设计年鉴》。而继去年之后,绍兴县政府和中国轻纺城的继续全力支持,则更为大赛提供了创新思想得以实现的现实保证。
此外,“大赛”还首次引入了“设计跨界”概念,与专业创意网站视觉中国(www.ChinaVisual.com)展开战略合作,面向全球华人创意群体推广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花样设计分赛。同时还将与全球最大的创意图片供应商华盖创意(www.gettyimages.cn)探讨提供获奖作品在线销售的渠道和方式,有效保护原创设计,提高商业化程度。
目前,行业中各类“大赛”层出不穷,而真正具有含金量的却很少。对此,在记者的采访中,几位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的往届获奖选手表示,作为“行业中历时最久,经年不断地、具有持久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赛事”,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十年走来,不仅为学生走入社会提供了一次好机会,为行业输送了一批批新鲜血液,更为行业提升创新能力搭建了良好平台。
“大赛是一项行业、企业与院校‘三赢’的重要活动”
——1999、2000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金奖、银奖获奖选手 吴训信
曾参加过1999年和2000年“大赛”并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的吴训信,现在已经是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一名教师了,他表示,“大赛已经举办了十年,到现在,参加大赛的人多了,知道的人多了,参赛的学院队伍也在扩大,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参加,甚至一些工作室也加入进来,这充分说明了大赛的影响力,同时也说明大赛在推广上的成果显著。参与者对于大赛的重视程度加大了,使得大赛的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有所提高,这是十年来大赛最明显的变化。”
吴训信同时指出:“以前,在服装领域没有面料开发,很多服装企业去市场上找面料就行了,不用自己研究面料,在面料交易场所,卖的花型都差不多,只是质地不同、材质不同。以前,没有学校开设花型设计专业,或将其作为必修课,在服装院校中,顶多叫作‘图案设计’。而‘大赛’推动了面料设计、花样设计的发展,使得服装、家纺领域开始重视花样设计、面料设计。现在,它在家纺领域已经作为重点课程去研究了。”吴训信表示,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推出的“面料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则更是让面料设计师这一职业开始受到行业重视,一些院校也开始重视此课程。这是“大赛”最重要的行业意义。
“这是一个真正让作品讲故事的地方”
——1999、2008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金奖获奖选手 沈沉
现任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纺织品设计教研室主任的沈沉,已经有过几次得大奖的经历,包括首届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的一等奖,2008年“大赛”花样设计分赛的一等奖等。他说:“参加大赛基本是我的习惯,以前是为了证明自己,现在是‘健脑’——很多教师一旦职称上至高级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退居评委指点江山,忘却了设计除了‘评’以外主要是‘想’和‘做’出来的。”
沈沉则表示:“没有创新就不能‘主导’,企业在很多领域都要直面创新。而大赛十年来不间断地举办,就是一种姿态、一声呼唤、一个平台。大赛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就是一个交流的地方,也是行业的标杆,它号召在这个行业工作的和有志于这个行业的莘莘学子,汇聚在此,展示自己的独到见地。”
而对于以教师身份获奖的沈沉来说,获奖“当然会有好处,学校乐见,自己也时时运动。设计专业不是教授过时的知识和继往的陈康烂谷子,而是与学生分享、发现及创造时代的新景象。获奖只是一个插曲,我知道机会是做出来的,我与我的学生都知道这点。我最大的收获是有人知道我是可以这样进行纺织品艺术设计的,对学生是种启发,对业内是种告知——纺织品艺术设计是可以这样想和这样做的。”
首届展会的成功已深入人心,西部首次举办服装与缝制设备对接展,就取得了...
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职业教育...
由北京、天津、吉林、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服装行业协会共同打造的2010...
2010年服装院校艺术类招生工作已经开始,了解今年的招生信息,为今年的考...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