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09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落下帷幕。与往年不同,在今年上海时装周秋冬作品发布会上,台下坐着一批新观众———沪上多家百货商场的代表。 经过多年运作,上海时装周希望通过加强与市场对接的尝试,让设计师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日升在线服装技术网(http://www.51nacs.com)
昨天,2009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落下帷幕。与往年不同,在今年上海时装周秋冬作品发布会上,台下坐着一批新观众———沪上多家百货商场的代表。 经过多年运作,上海时装周希望通过加强与市场对接的尝试,让设计师品牌与时尚买手、商家建立直接交流的渠道,为扶植设计师走向更成熟的商业模式提供有效支持。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11场发布会过后,对台上设计师作品流露出兴趣的商场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它们并不看好尚属小众市场的设计师品牌能给商场带来多少利润。上海要打造时尚之都,就需要本土原创设计师品牌。但让许多扎根本土的设计师感到困惑的是,中国设计师、中国的品牌被国际名牌所遮掩,甚至有高档百货商场和商业街把本土设计师品牌“请”出去。当遭遇市场的理性,扶持本土设计师还有很多路要走。
设计师的无奈
纵观国内服装界,真正的设计师品牌屈指可数,最有代表性的似乎只有马可的“例外”、杨紫明的“卡宾”、姚峰的“洁”和谢峰的“吉芬”等品牌。
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秘书长刘亚卿深有感慨:“上海是中国消费最强的市场,有丰富的商业资源,对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不可或缺,是品牌必须进入的市场。但往往国内设计师在发展初期会遇到品牌认可度、资金、销售渠道等方面的问题。”
服装设计师通过走秀、获奖及评论家的赞扬而建立声誉,他们设计的作品昂贵但通常销量很小。而如今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气候下,设计师的处境可谓相当艰难。面对大百货公司的大幅促销,时装连锁店的“盗版”冲击,设计师显得无能为力———设计师品牌定价规则被迫动摇,甚至一些商场将部分设计师品牌拒之门外。
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是“先产业后设计”的模式,不同于法国等时尚之都的“先设计后产业”的模式。然而,很多设计师从工作室起步,在财力上无法与企业相比,在推广上也多是从三五家店开起。如果起步阶段的设计师一力承担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营销所有工作,就很难专注于服装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中的幸运者将设计师品牌发展起来了,商业化道路越走越顺畅,更多的则因为精力财力有限无法融入市场,只能甘心于工作室的生存模式,有些设计师工作室甚至去竞标设计含金量极低的工装。
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副总经理周斌也替不少本土设计师惋惜:“一些优秀的设计师往往投入了很多精力和财力做一季的新品发布,但也就是昙花一现,根本没有余力做下一季的发布。对他们来说,生存是最重要的。”为将设计师的“亮相”成本减到最低,一年两度的上海时装周已经尽力为他们做好台前幕后工作,从场地、音乐、灯光、会刊印刷、宣传,甚至是服装的配饰、鞋子都准备妥当,设计师只需全力负责发布会时装的设计、制作和模特挑选。然而,这样的“扶持”对本土设计师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感性与理性的冲突
中国服装品牌要想真正获得国际认可,最终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靠设计师挖掘文化资源。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而且这个群体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包括此次在上海时装周上发布作品的设计师,很多都有非常强的创造力。但他们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磨合,其中最主要是设计师与市场的磨合。
服装设计师是感性的,市场却是理性的,甚至是残酷的,商场专柜需要的是销售量,而非创意。
在巴黎、在伦敦、在纽约,那些对时尚敏感、能准确判断流行趋势、品味高雅、眼光独到、经验丰富、能够根据市场判断制定畅销商品采购计划并实施采购的人,被称为“时尚买手”。还在起步阶段的中国时尚产业,应该由谁来担当这一角色?
上海是中国内地外资百货最早进入的城市,经过多年发展,中高端百货氛围已经形成,时至今日,除了如何寻找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