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从黑白小格棉毛混纺的围脖出现在“九寸钉”乐队主唱脖子上,这一时尚元素就快速的充斥着潮流圈内,尔后衍生出来的非围巾潮流,渐渐成为了服装搭配的先锋元素,在中国,快速时尚品牌ZARA和H&M也被黑白格攻占,江浙一带的服装厂纷纷赶工仿制,更低廉的一批进入数不尽的批发市场和街边小店,然后被无所事事闲逛其中的小青年买回家去。这款叫做“Keffiyeh”的围巾,它不仅仅是时尚搭配的绝佳配饰,它是政治符号!
秋风又起,这批黑白小格围脖就在衣橱里蠢蠢欲动,仿佛也感受到窗外渐凉的空气,探头探脑想重见天日。
可它们的前世今生并非这么简单,如果脑子里尚能记起已过世的巴勒斯坦民族领袖阿拉法特的形象,就会惊异地发现,那黑白格子围脖即便与阿拉法特的头巾不是一模一样,也出自同门。它们最大的区别仅仅是,一个被兜在脖子上,另一个用头绳箍在头顶,余下的部分全部拨拉到右肩,这是阿拉法特的标志性戴法,只此一家,无人模仿。
这款黑白格头巾的大名正是“Keffiyeh”,佩戴的方式与佩戴它的人,暗示这些迷离的小格子并非什么时尚配饰,而是种政治符号。
Keffiyeh的起源
早先仅仅是被当成防风和抵挡阳光的配件,为阿拉伯地区的乡下农夫所喜爱,各地的偏好还有所不同,比如海湾地区喜欢纯白的,科威特人甚至完全不能接受任何其他样式,黑白格在累范特很流行,红白格子则受到约旦人的喜爱。还有传说,谁戴的格子越大,谁的地位越高,可这些分类与规则众说纷纭,并没在阿拉伯地区达成统一认识。被当成政治宣言的外部表现,除了要感谢阿拉法特的推广,还有一位叫里拉·卡拉得(Leila Khaled)的女性,她为人所熟知的形象是:像一个穆斯林女性那样用Keffiyeh包住全脸。这在女性中非常少见,仿佛在宣告民族事业男女平等,更重要的是,这是她独特的政治宣言——她是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的早期成员,参与过1969年和1970年的两次劫机事件,她被西方世界定位为“恐怖分子”。但在阿拉伯地区,不论哪个派别,Keffiyeh被同等青睐,这大约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当政治身份受到威胁时,民族服装就变得鲜明起来。
当Keffiyeh变成一种时尚物
被当成围脖的Keffiyeh在纽约风行时,时髦青年似乎对它的历史所知甚少,只有Urban Outfitters连锁店隐隐感到其中的争议性,热销了不到三个月就匆匆撤架,买下它的人也不过看中了其中的异国情调或者嬉皮风味。1980年代,一批反刍嬉皮精神的美国人的确将它又利用了一道:黑色翻领毛衣、破烂Levi’s、高帮球鞋、有八条拉练的大黑皮夹克,再围上条黑白小格围脖,齐活。可如果被纳入快速时尚的链条,那它逃不出有今日没明天的命运,时髦青年抛弃它就象接纳它一样轻率,突然之间穿得破破烂烂不那么时髦,要讲究简洁圆滑和经世致用啦。
讽刺的是,取代Keffiyeh的也是格子,只不过来自另一族系——苏格兰格(Tartan)。
单从审美上看,这真是萝卜白菜,可后者获得官方认可的通行证,那些操纵时尚走向的标杆们众口一词地疾呼:今年秋冬,是苏格兰格子的天下。先是 Vivienne Westwood与苏格兰最传统的格子呢作坊Harris Tweed合作,并宣称:“这里我使用‘王权’这个字眼——传统大英帝国的象征……我意识到习俗造就异端”,那些原本就以格子行走天下的品牌诸如 Burberry和Pringle,更加志得意满。曾一度排斥年轻人的Burberry甚至都起了包揽天下的野心:“我们既要重拾英式传统,也要接纳青年的视觉语汇,它可能是嬉皮士风格?少数民族风格,和在历任音乐运动中年轻人的穿衣风格。”想当初苏格兰和英联邦政府闹别扭时,格子也是敏感的政治符号,英国国会下令说除了军队,格子谁都不许穿。可想那么多干吗?时尚倡导的正是盲目听从与不求甚解,你所要知道的仅仅是搭配方法,比方说,今年最流行的穿法是从头到脚全是苏格兰格子:从格子小毡帽、披肩、连身裙、一直到彩色的格子袜,可以想象,这等妙人款款走来,必定宛若一个酒气醺醺、毛毛糙糙、装修古朴的苏格兰传统酒吧。